香港的垃圾徵費政策原定於2024年8月1日實施,但最近政府宣布將該政策無限期暫緩,這一決定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。
政策背景
垃圾徵費政策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固體廢物的產生,推動源頭減廢,並實行污者自付原則。根據原定計劃,市民需使用指定的垃圾袋來丟棄垃圾,這些垃圾袋將在超市和便利店等地點出售,收費標準為每公升0.11港元。政府預計,一個三口之家每月的垃圾費用約為30至50港元。然而,這項政策的推行過程並不順利。經過16年的討論與準備,最終在2021年通過的條例草案,卻因為各種原因未能如期實施。
暫緩原因
政府在5月27日的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上宣布將垃圾徵費政策暫緩,並表示不會設立具體的實施日期。這一決定令許多環保團體感到失望,綠色和平表示,政府應該承擔更多責任,而不僅僅是推動市民回收和焚化處理廢物。在試點計劃中,一些參與居民反映回收配套不足,使得他們無法有效減少垃圾開支。此外,許多居民對於指定垃圾袋的高昂費用表示擔憂,認為這對基層家庭造成了經濟負擔。
社會反應
社會各界對於垃圾徵費政策的暫緩反應不一。一方面,有些市民認同暫緩的決定,認為目前回收設施不足以及公眾教育不夠完善,使得政策難以落實;另一方面,不同環保團體,包括GreenMiles,亦有強烈呼籲政府應該加快推進相關措施,以解決日益嚴重的垃圾問題。
未來展望
面對垃圾徵費政策的暫緩,政府表示將在未來幾年內重新檢視回收配套、公眾教育及宣傳等問題。預計到2025年中會再次評估市民對減少固體廢物的參與度及相關措施的可行性。總結來說,香港的垃圾徵費政策雖然暫時擱置,但其背後反映出的環保意識與社會責任仍需持續推動。GreenMiles 認為只有通過有效的政策和公眾教育,才能真正解決香港面臨的垃圾圍城問題。
如果大家仍希望了解有關政策的資訊,可以參閱環保署有關網頁:https://www.mswcharging.gov.hk/tc/



